當日,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舉行“高端對話:聯合國未來峰會之后的全球治理”分論壇,探討在日益分裂的世界中,如何加強國際社會的團結合作,重振多邊體系,強化聯合國的作用,更好地應對全球性挑戰。
潘基文說,我們正在經歷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臨著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污染、跨國犯罪、恐怖主義,國家與國家間、國家內部不平等加劇,以及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帶來諸多問題,對于全球治理和國際合作的需求從未如此強烈,但是現有的治理體系難以滿足需求。
2024年9月,聯合國未來峰會召開,通過《未來契約》及其附件《全球數字契約》和《子孫后代宣言》,涉及可持續發展和發展籌資,國際和平與安全,科學、技術和創新及數字合作,青年和子孫后代,全球治理變革等五大領域。
如何把聯合國未來峰會的愿望轉變為實實在在的行動?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陳曉東強調,和平與安全是全球治理的頭等大事,也是《未來契約》的核心內容。中方提出全球安全倡議,主張走出一條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共贏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就是為了凝聚國際社會最廣泛的共識,為完善全球安全治理、破解人類安全困境提供新的思路。
目前,全球安全倡議已得到120多個國家、地區、國際組織的支持。“我們完全有必要推動倡議與《未來契約》圍繞完善全球安全治理加強對接、協同落實、相互成就。”陳曉東表示,中方愿同各國一道將全球安全倡議從共識變為行動,將《未來契約》從愿景變為現實,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陳曉東稱,中方主張以共同安全為目標,尊重和保障每一個國家的安全;以團結協作為原則,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以可持續發展為保障,推動實現持久的安全;以綜合施策為路徑,統籌維護傳統領域和非傳統領域的安全。
巴基斯坦常駐聯合國代表穆尼爾·阿克拉姆表示,各國應該堅持多邊主義,加強國際合作,推進實施具體的行動計劃;堅持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制度,深化國際伙伴關系包容性的對話和合作;改革全球金融架構,使得全球南方的聲音能夠更好地被聽到,也使財務資源的分配更為公平。
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主席沃爾坎·博茲克爾認為,聯合國未來峰會是一個里程碑,但它僅僅是一個開始,面臨的挑戰和機會都是巨大的;通過改革多邊機構,加強全球合作、擁抱創新和以人為本開展治理,能夠建設一個更平等、更可持續、更有韌性的世界。
“我堅信多邊主義是應對共同挑戰的有效途徑,正是這種信念促使80年前聯合國和布雷頓森林體系得以建立。”潘基文說,過去80年,證明了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多邊體系,在維護世界和平、維持金融穩定、消除貧困、提高生活水平、推動經濟增長和促進福祉方面具有持久的價值和不可或缺的作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