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之路仍有不少“攔路虎”,國家間貿易壁壘增加、地緣政治和政策不確定性等因素交織,給全球經濟復蘇帶來挑戰。在此背景下,如何找到全球經濟發展“穩定器”成為本屆年會的焦點之一。
在世界大變局中重建信任、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在不穩定世界中尋找貨幣與金融穩定等議題,被納入本屆年會日程,與會者將聚焦世界經濟復蘇中的挑戰,為世界經濟發展尋找破局之道。
亞洲仍將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引擎。據博鰲亞洲論壇25日發布的《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5年度報告》,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亞洲經濟體GDP總量占世界的比重預計將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本屆年會將聚焦重振APEC、區域一體化的未來等議題,更好地為世界經濟發展貢獻亞洲力量。促進區域和全球貿易
“海南自貿港即將封關運作,這是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將有力促進區域和全球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在當前形勢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張軍25日在年會期間說。
近年來,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不斷深入,海南已逐步構建以“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和“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動”為主要特征的政策制度體系,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新前沿。
在此背景下,本屆年會圍繞貿易設置多個分論壇,與會者將聚焦全球自由貿易港發展、釋放區域自貿安排的更大潛力、跨境電商合作等多個議題,為區域和全球貿易發展建言獻計。共筑可持續發展未來
博鰲亞洲論壇長期密切關注亞洲與世界可持續發展的前沿議題。據論壇日程,年會將關注能源轉型、氣候治理等議題。
例如,在關于加快構建新能源體系的分論壇上,與會者將探討各國政府需要采用哪些頂層設計、激勵政策引領能源高質量發展;企業作為科技創新主體,在能源多元化與系統化綜合利用、綠色能源和原料替代行動方面上將有哪些具體實踐,面臨哪些挑戰和機遇,也將有進一步解答。
當前,不少國家布局綠色清潔能源賽道,然而各國能源發展進程不同,如何加強合作是推動全球能源轉型的關鍵。本屆年會設置“攜手促進亞洲能源轉型”分論壇,將聚焦亞洲區域內如何在資金、基礎設施建設上開展合作,探索能源轉型的“破”“立”之道。前瞻中國改革與經濟
中國經濟動向牽動世界目光。本屆年會首日就舉辦“中國改革與經濟前瞻”高端對話,知名經濟學者圍繞經濟發展和改革方向展開探討。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彭森在論壇上強調,改革開放仍是決定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高質量發展最重要的推動力量。在他看來,必須堅持改革開放來增強發展內在動力,尤其是要以經濟體制改革突破制約生產力發展的藩籬,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今年是中國“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作為論壇東道國,中國多年來透過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持續傳遞中國經濟發展信號。依據慣例,今年多位中國知名經濟學家、財經高官將現身論壇各會場,解讀經濟政策新動向。中國經濟下一步怎么走,透過博鰲亞洲論壇這一重要信息場,外界將有更清晰感知。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