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汽博會創辦于1999年,是中國主要車展之一。全球124家車企攜1100輛汽車參加了本屆長春汽博會,其中新能源展車超過300輛,數量創歷屆之最。
展示汽車產業的前沿技術成果和產業鏈最新發展變化,是本屆長春汽博會的重頭戲,涉及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操作系統、芯片、激光雷達、電池等多個領域。
記者采訪獲悉,近年來,華為智能駕駛軟硬件持續升級迭代,從“看得清”到“有圖無圖都能開”,逐漸擺脫對高精地圖的依賴。據介紹,問界新M5、智界S7、即將在8月上市的享界S9均搭載了華為高階智能駕駛系統。
乘客在長春汽博會上體驗汽車新科技。張瑤 攝
“我們智能駕駛技術硬件,在全國范圍內已經可以實現城區道路、高架橋、高速場景的全覆蓋。”展位負責人張宏達介紹,華為智能駕駛功能可隨時監測路上出現的一些未知風險,像“老司機”一樣判斷路況,隨機應變。
“今年車展,消費者在購買電動車時,除了考慮環保和使用成本低,智能化程度高也是重要參考因素,選擇買有智駕功能車型的購車者比去年更多。”張宏達說,這種現象勢必推動車企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研發之中。
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迅速,多數主機生產商實現L2級(組合輔助駕駛)智能網聯乘用車產品的大規模量產,終端市場規模和滲透率均多年連續增長。輔助駕駛系統已經實現大規模前裝量產應用,自動駕駛系統也正在積極推動商業化探索。
據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統計,2023年,具備組合輔助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乘用車銷量995.3萬輛,市場滲透率達47.3%。
本屆長春汽博會上,蔚來、理想、小鵬等中國造車新勢力展示了集機械、電子、計算、感知、視聽、儲能等多項技術為一體的智能化汽車。蔚來汽車展位負責人楊興華表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駕駛需求從趕路變為享受,智能駕駛功能可以在行駛、泊車等多個應用場景下滿足消費者需求。
眼下,隨著自動駕駛政策的不斷優化、關鍵技術的不斷進步,智能駕駛的發展具備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充沛的發展動力,智能汽車產業或將迎來新的爆發期。(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