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燈什么節日放的(孔明燈有什么作用),一起來了解下吧。
孔明燈什么節日放的?
孔明燈也叫天燈,俗稱許愿燈,也叫祈福天燈,通常在元宵節和中秋節等重大節日放,是漢族的一種古老的手工藝品。古代多用于軍事,現代人則用燈籠祈福。男女老少手寫下心愿,象征年年豐收幸福。
孔明燈有什么作用?
據說這是三國時期諸葛孔明發明的。傳說有一次,諸葛亮被困在平陽,無法通過身邊的人傳播消息,自然就找不到援軍。就在這個時候,諸葛亮心里萌生了一個計劃,于是我們的孔明燈就被發明出來了。他把求救的信息寫在一張紙上,然后把它放在燈下,觀察夜晚的天空,計算出正確的風向,把孔明燈點著送上了天空。就這樣,孔明燈被風晃悠悠的吹到了外面被發現。然后,就憑借這條信息,諸葛亮被援軍成功救出,這個故事也成為千古傳唱的佳話。
雖然這盞燈最初是用來傳遞信息的,但后來人們知道了它的奧妙,便并對它非常喜愛,以至于后來的人每當有一些喜慶的節日時,都會放飛這盞燈,并將他們的愿望寫在一張紙條上,像孔明一樣放在燈下,讓它帶著他們的愿望飛向天空。在古代,人們相信神靈在遙遠的天空注視著我們,所以孔明燈成為了與神靈溝通的媒介,讓神靈看到他們小小的愿望,這些愿望在未來可能會實現。
所以說在后世,孔明燈的軍事作用逐漸消失,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不再需要依靠這種手段來傳遞信息,但其祈福功能仍被人們所接受,被稱為祈福燈或天燈。甚至在客家習俗中,當孔明燈被釋放時,一盞燈代表一個新生的孩子。客家夫婦有了孩子后,每年都會在固定的時間聚在一起放飛他們的孔明燈。意思差不多,就是祈禱自己的孩子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