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額剩余價值是指什么意思?
超額剩余價值是指具有較高勞動生產率的個別資本憑借商品的個別價值低于社會價值而獲得的超越社會平均條件的那部分剩余價值。也可以叫做額外剩余價值。
同一生產部門的資本主義企業之間,在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等方面存在著差別,因而這些企業生產出來的商品的個別價值也必然是參差不等的。但商品不是按照個別價值、而是按照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社會價值出售的。那些采用先進技術、勞動生產率較高的企業,其商品的個別價值低于社會價值,但仍按社會價值出售,因此它比其他企業多得一部分剩余價值,這就是超額剩余價值。
舉例來說,大部分企業在生產某種商品,每天只能生產一件,每件的價值是100元。現在有某一個企業突然發現了新技術,能夠每天生產兩件商品。那么,按理說,每件商品的價值只有50元了,但是商品仍然是按照社會價值賣出,所以這個企業的資本家仍然按照每件商品100元賣出,兩件商品賣出200元。這200元中,除去勞動力成本和生產資料轉移成本,多出來的,就是超額剩余價值。
如何理解超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的關系?
超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的關系。追求超額剩余價值是每個資本家改進生產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直接動機;而各個資本家追求超額剩余價值的結果,是資本家普遍獲得相對剩余價值。超額剩余價值是首先采用先進技術個別資本家獲得的;而相對剩余價值是所有資本家獲得的。個別資本家通過采用先進技術而提高勞動生產率所獲得的超額剩余價值是暫時的,一旦全社會的勞動生產率都提高以后,個別資本家所獲得的超額剩余價值就會消失,而所有的資本家卻能長久穩定地獲得相對剩余價值。
關鍵詞: 超額剩余價值 超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