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處于封閉期時,投資者無法進行買入賣出的任何操作,只能持觀望狀態,等基金交易開放后再進行具體的操作。
基金封閉期結束后,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以及基金的基本情況進行判斷,具體可以采取以下四種方式:
【1】 補倉
基金出現下跌時,此時買入基金的成本比較低,如果繼續補倉的話,能夠以較少的資金獲得更多的基金份額,來攤平購買基金的成本,進一步分散風險,待基金反彈上漲達到預期收益時,再選擇賣出。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補倉操作是建立在對該基金的未來一個發展趨勢的理性評估上的,如果基金本身存在問題,那么無論未來市場行情怎么發生變化,基金也不會給投資者帶來很大的收益。投資者在進行補倉時也要避免一次性大投入補倉,要合理控制補倉位,分批次補倉。
【2】 賣出
基于理性判斷后,如果投資者不看好該基金的未來發展,認為未來還是會處于持續下跌的狀態,則需要忍痛割肉,及時止損。投資者也需要反思自己開始的投資操作和評判是否存在是否,避免下一次投資時再次因為同樣的原因產生虧損。
【3】 換倉
基金開放交易后,如果發現有更好的基金投資選擇,則可以嘗試將該基金的持有份額轉化為其他的基金,買更加優秀的基金彌補虧損。
【4】 繼續持有
投資者如果處于比較被動的狀態,也可以保持持有份額,持續觀望,等待基金反彈。
綜上,基金封閉期內無法進行操作,只能靜觀其變,待開放交易后,投資者再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操作方式彌補虧損。
為什么不建議買封閉期的基金?
基金封閉期是指基金封閉運作,在此期間投資者不能做任何交易,只有在基金開放后才能進行購買、贖回。一般情況下,不建議購買封閉期較長的基金,在封閉期不能做任何操作。如果你想購買和贖回基金,需要等到基金上市交易或定期的開放日。閉期較長的基金流動性較差。
基金處于封閉期是什么意思?
封閉期是指基金在這個封閉的時期內,投資者不能申購和贖回。例如,新基金推出后,通常有三個月的封閉期,在這個期間,投資者的賬戶變化受基金漲跌的影響,但基金公司不接受投資者的申購和贖回。
基金的封閉期在招股說明書中有明確說明。根據《證券投資基金經營管理辦法》的規定,開放式基金的封閉期限不得超過三個月,封閉式基金的封閉期限不得超過五年。
此外,還有一些半開放式基金也有封閉期。例如,一些基金每周只開放一天;一些基金每月最后5個交易日開放。在非開放日,投資者仍不能購買和贖回。只有在開盤時,投資者才能進行加倉、減倉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