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豐富第三支柱養老金融產品供給,銀保監會正在會同人民銀行研究推出特定養老儲蓄業務試點,那么,特定養老儲蓄是什么意思?特定養老儲蓄適合哪些人購買? 一起來看看吧!
特定養老儲蓄是什么意思?
特定養老儲蓄業務本質上還是一種銀行儲蓄存款,兼顧普惠性和養老性,產品期限長、收益穩定,本息有保障,可滿足低風險偏好居民的養老需求。
據悉,特定養老儲蓄業務初步擬由工、農、中、建四家大型銀行在部分城市開展試點,單家銀行試點規模100億元,試點期限暫定一年。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三類,產品期限分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檔。
養老儲蓄是針對全國居民開放的,目的是豐富我國的第三支柱養老金融產品,滿足低風險偏好居民的養老需求。所以,它與銀行現存的定期存款肯定會存在不同之處。總的來看,養老儲蓄在存款品種、存款期限、存款利率、付息方式等方面,與普通的定期存款會有較大的區別。
四大行的存款儲蓄產品試點工作已經在緊鑼密鼓地展開,相信不久將會推廣到全國。存款儲蓄產品作為銀行儲蓄產品,受到到《存款保險條例》的保護,與定期存款相比,它的期限更長,利率也更高。
特定養老儲蓄適合哪些人購買?
年滿35歲才可以購買工行的特定養老儲蓄產品,達到55歲才可以購買整存零取產品。舉個例子,假如購買者今年56歲,那么可以購買全期限產品;如果購買者47歲,則可購買20年、15年、10年期限產品;假如購買者36歲,只能購買20年期限產品;如果購買者34歲,則不足購買的年齡門檻,還要再等一年。客戶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不同類型和期限的產品。
這首批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可不是針對老年人的,而是針對正在工作的年輕人和中年人的。讓勞動者可以提早為自己的養老規劃添磚加瓦。因為這種特長期的儲蓄產品,即使未來提前支取,也最少要在5年之后。對于很多老年人來說并不適宜。
推出的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三種類型,涵蓋5年、10年、15年、20年四個期限。利率在公告中還沒有說明,應該比現在的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要高一些,但是估計不會超過3%。
長期養老產品不僅僅包括長期養老儲蓄產品,未來還會推出長期養老理財產品。每個民眾的每年限額為1.2萬元,需要提前在社保中心和銀行開設長期養老賬戶。但是民眾也不需要去兩個地方各跑一次手續,銀行可以代辦一鍵開設。也就是說銀行可以直接開設社保中心的長期賬戶,未來這筆錢是歸于賬戶內進行專項管理的,安全性又要優于現在的定期存款產品。
記住這1.2萬元的養老理財,未來在第2年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是可以進行抵扣個稅的,這是最大的亮點。對于那些每年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民眾來說,可以降低自己的實際個稅。可不要漏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