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是什么意思?
造血系統疾病俗稱血液病,系原發于造血系統和主要累及造血系統的疾病。許多其他系統有血液方面改變者,只能稱為系統疾病的血液學表現。引發血液病的原因有很多種,包括:化學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遺傳因素、免疫因素等。血液病的癥狀與體征多種多樣,常見的有:貧血,出血,發熱,淋巴結、肝、脾大。
化學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遺傳因素、免疫因素等,均可引發血液病。
1.化學因素
一些藥物,如:磺胺類、青霉素類、奎尼丁、甲基多巴、頭孢類等藥物,可能會引起溶血;氯霉素、化療藥物、氨基比林、甲巰咪唑等可引起骨髓衰竭。接觸某些有害化學制劑(如殺蟲劑、苯等),可能會抑制骨髓造血。
2.物理因素
長期接觸X射線、放射性核素等,可直接損害造血干細胞和骨髓微環境,影響骨髓造血。
3.生物因素
多年研究已證明人類T細胞白血病病毒(一種RNA反轉錄病毒),可引起人類T淋巴細胞白血病;EB病毒感染與許多淋巴系統腫瘤有關;部分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發生,可能與肝炎病毒、微小病毒B19等病毒感染有關。
4.遺傳因素
部分血液病與遺傳有關:β地中海貧血、遺傳性細胞增多癥、G-6-PD缺乏癥、Fanconi貧血、血友病甲、血友病乙等疾病為遺傳性疾病。一些遺傳性疾病(Down綜合征等)或家族中存在的遺傳學異常,常伴較高的血液系統腫瘤的發生。
5.免疫因素
多種血液病的發生和免疫相關,如:再生障礙性貧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血液系統疾;部分血液系統腫瘤的發生也與免疫監視系統的缺陷有關。
血液病有哪些?
血液病的類型有很多,其主要類型包括以下幾種,具體分析如下:
1.紅細胞疾病:一般紅細胞疾病主要包括巨幼細胞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等。通常這類疾病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心慌、氣短、頭暈、耳鳴、失眠等癥狀。
2.白細胞疾病:白細胞疾病主要包括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惡性淋巴瘤、惡性組織細胞病等。這類疾病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血流緩慢、血管堵塞,以及少尿、無尿、血尿等癥狀。
3.凝血功能障礙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礙性疾病主要包括單純性紫癜、過敏性紫癜、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這類疾病主要會導致患者的身體部位出現皮疹、瘀點、瘀斑,同時還會伴有腹痛、惡心、嘔吐,甚至吐血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