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利率是什么意思?
負利率意味著我們通常的存款利率是負的,也就是說,存款不僅不能得到利息,還要給銀行一部分錢.目前,日本在2016年附近實現了存款負利率,德國最近出現了負利率國債,丹麥最近開始了住房貸款負利率.世界負利率的時代正在逐漸開展,這里有利于借款人,有利于借款人.
負利率這個東西,最開始是從日本聽到的,那邊說要實行負利率來刺激經濟.但是,最近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在德國出現負利率國債后.最近丹麥出現了世界上第一筆利率為0.5%的負利率貸款,也就是說貸款一萬元一年后還9950元.
負利率為什么還要存款?
負利率時代是指在某些經濟情況下,存款利率小于同期CPI的上漲幅度,居民的銀行存款隨著時間的推移,購買力逐漸降低,看起來就好像在“縮水”一樣,雖然出現負利率的情況,但是,銀行存款其安全性較高,利率也比較穩定,從而會吸引一些比較穩健的投資者還存它。
負利率時代居民可以購買以下產品來理財:
1、股票
股票是收益與風險同存的產品,但是總體來說,居民控制倉位,進行長期投資可以獲得不錯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跑贏CPI的上漲速度。
2、基金
基金相對應銀行存款其收益要高一些,風險比股票要低一些,在負利率時代,投資者可以購買一定的基金,或者進行定投來增加收益。
3、理財產品
理財產品一般來說,比銀行的存款利率高一點,投資者可以考慮購買一些理財產品,比如,余額寶、證券公司、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
關鍵詞: 負利率是什么意思 負利率為什么還要存款 負利率介紹 負利率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