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腔積液是什么意思?
陶氏腔積液即盆腔積液。盆腔積液可以分為生理性盆腔積液和病理性盆腔積液,在排卵期和月經期盆腔會有少量積液,這種情況是生理性盆腔積液,生理性盆腔積液一般不用特殊處理。另外病理性盆腔積液的量一般在1cm以上,而且大多數與慢性婦科炎癥有關系,病理性盆腔積液需要及時查明原因,遵醫囑使用敏感的抗生素進行治療,一般可以根據積液出現的時間來決定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疾病。
陶氏腔積液怎么治療?
盆腔積液的治療跟盆腔積液產生的原因有直接的關系,有正常生理性的盆腔積液不需要特殊處理,有病理性變化導致的盆腔積液可以根據病情需要通過藥物、手術等治療進行對癥治療。
1、生理性變化:正常女性在循環代謝過程中即可出現盆腔的生理性積液,且在排卵期會有卵泡也排出,月經期間,少量經血也可能逆向流入盆腔,這種情況導致的盆腔積液通常不伴隨不適癥狀,也不需要特殊的治療,隨著循環的繼續進行,會被人體自行吸收。
2、病理性改變:可以導致盆腔積液的原發疾病有很多,例如盆腔炎、異位妊娠、黃體破裂、卵巢腫瘤等,對于該類疾病引起的盆腔積液,給患者帶來明顯不適癥狀的情況,就需要進行系統合理的治療。使用口服、靜脈給藥和手術治療的方式進行治療。
陶氏腔積液的癥狀可輕可重,所以對應的治療也不盡相同,需要結合病因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