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車之鑒后事之師的意思是什么?前車之鑒后事之師分別源自什么典故?
前車之鑒后事之師,前車之鑒,鑒:鏡子,在這里為教訓。前面翻車的教訓。比喻先前的失敗,可以作為未來的教訓。
《荀子·成相》:“前車已覆,后未知更何覺時!”漢·劉向《說苑·善說》:“前車覆,后車戒。”。
賈誼潛心著書,畢生致力于文章,流傳千古的政論論文《治安策》就是他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在這篇文章中,賈誼分析了秦朝奸臣當道、暴政橫行、由盛而衰的慘痛教訓,他引用當時的諺語說:“前車覆,后車戒。”意思是前面的車翻了,后面的車就要小心了。我們應該以此為戒,避免發生類似的錯誤。接著他補充道:“我們已經看到了秦朝滅亡的車跡。如果不重視,我們也會走上滅亡的道路。所以要實行仁政,安撫百姓。”
漢文帝很同意賈誼觀點,于是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休養生息如輕徭薄賦、提倡節儉、獎勵農桑等。后來,人們把賈誼引用的“前車覆,后車戒”這句諺語總結為“前車之鑒”,意思是要前面翻車的事故為戒,吸取教訓,不要重蹈覆轍。
后事之師,語出《戰國策.趙策一》。
公元前379年,齊威王,上臺后短短幾年,不問國事,飲酒作樂,國家日漸衰敗,人民生活艱難。
一天,一個姓鄒名忌的人來叩門,聲稱自己懂得彈琴,知道威王喜好音樂,所以他前來來拜訪。
威王把他召了來,取琴給他。鄒忌只是輕輕撫弄著琴弦,沒有彈奏。威王問:“為什么先生只把玩而不彈奏?是琴不好嗎?”
鄒忌放開琴,嚴肅地說:“微臣只是懂得琴理。至于彈琴,那是樂工們的事。”鄒忌接著談了很多琴理。威王聽得不耐煩了,打斷他說:“老師懂得琴理,定然擅長演奏。愿先生試彈一曲。”
鄒忌回答說:“微臣以研究琴理為業,定善于演奏;大王以治理國家為業,定擅長國事?今天的大王身居王位卻不治國,和小臣撫琴不彈有什么區別?小臣只撫弦而不彈奏,不能滿足大王。大王身居王位而不問政事,恐怕不能滿足百姓們的意愿吧!”
威王大為震驚,說:“老師彈琴的道理說服了我。我明白先生的用意!”所以鄒忌被留下來和他談論國家大事。
鄒忌勸威王飲酒節制,遠離女色,實事求是,明辨忠奸,關心人民,整頓軍備,經營霸業。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威王對此深信不疑,立即拜鄒忌為宰相。
一般多將“前車之鑒”可與“后車之覆”組成成語,后事之師”則與“前事不忘”組成成語,意思是提醒人們記住教訓,以作借鑒。
關鍵詞: 前車之鑒后事之師的意思是什么 前車之鑒后事之師分別源自什么典故 前車之鑒后事之師出自何典 前車之鑒后車之師典故 前車之鑒后事之師是誰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