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夏吳忠市利通區的一座農家大院里,正在此間參與全國臺聯第三十一屆臺胞青年冬令營寧夏分營的40余名臺胞雙手輕拍、身體微晃,跟隨老師學唱西北民歌“花兒”。
臺青學唱“花兒”。徐英凡 攝
唱罷一曲臺胞紛紛感嘆:“‘花兒’的旋律讓人意想不到,如果用兩個詞形容,大概是‘優美’和‘震撼’!”
“花兒”是中國西北地區獨特的民歌形式,2009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當得知“花兒”是因歌詞常將女子喻為花朵而得名時,臺青陳俞晴感慨:“‘花兒’的寓意很美好。”
課堂上,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寧夏山花兒)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王德勤逐句示范,聲情并茂并加以肢體動作教學。王德勤表示,這是第一次教臺灣青年,大家的接受能力很好,學得很積極。
臺青與“花兒”演唱老師合影留念。徐英凡 攝
“西北‘花兒’的情緒起伏更大一點,臺灣山歌則更加洪亮。”臺青潘薏心對比道,“當老師唱到類似顫音的部分時,覺得很有趣。”臺青黃晧天笑著說:“感覺應該先開開嗓,剛才不小心破音了。”
看到王德勤與孫女同臺演唱“花兒”歌曲,臺青施翊凱贊嘆:“小朋友愿意去接觸這些文化,很特別很震撼!”得知寧夏不僅舉辦“花兒演唱會”、還開設相關培訓班的他直言:“這是一種很好的文化傳承方式”。
活動當天,臺胞們還體驗了炸油香、搓馓子、包餃子等民俗活動。談及后續行程,大家充滿期待:“難得來寧夏,想去看看沙漠是什么樣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