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江蘇鹽城市大豐區聚焦基層便民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建設,強化黨建引領,通過多元整合,打破各部門“擺攤式”窗口服務模式,建立“一窗受理、綜合服務”的全科政務服務新模式。
緊盯基層需求突出“三個堅持”
堅持黨的領導。將黨的領導貫穿于“全科窗口”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全過程各環節,選優配強全科人員,全面提升“全科窗口”人員的政治素養和工作能力,推動基層黨建與基層政務服務深度融合,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持續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堅持問題導向。組建調研小組,深入基層實地走訪調研,對大廳管理、窗口設置、進駐事項、人員配備及特色亮點進行詳細調查,并認真聽取意見建議,摸清民生焦點,把準問題難點,厘清基層政務服務發展思路。帶領各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負責人考察宜興、江陰等地區,學習借鑒外地全科服務先進經驗。
堅持因地制宜。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從制度創新入手,架梁立柱、夯基壘臺,助力基層便民服務提質增效,出臺《鹽城市大豐區關于推進鎮村“全科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根據各鎮(街道)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建設方案和人員培訓計劃,科學有序推進“全科窗口”服務模式落地見效。
圍繞工作重點實施“三大整合”
整合進駐事項。指導各鎮(街道)結合實際,出臺便民服務中心事項進駐清單及負面清單“兩清單”,明確事項受理標準及服務指南,確保所有涉企便民服務事項“應進必進”。梳理我區首批27個賦權鄉鎮事項難點,助力各鎮做好承接,下沉個體工商戶登記等11個高頻事項至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辦理,方便基層辦事。選取有條件的鎮(村)布設“裕農通”終端,實現24個領域180個事項業務自助辦,助力全科服務提檔升級。目前各鎮事項進駐率超90%,大廳“一站式”功能得到進一步優化。
整合設置窗口。聚焦群眾需求,打破條塊壁壘,鎮級大廳窗口布設按照“全科服務+專窗(區)+幫辦代辦”結合的方式,將高頻服務事項全部納入全科窗口,實現“一窗受理、綜合服務”;對于短期內無法整合到全科窗口辦理的事項,設置專窗(區),部門“一窗”對外;其他事項全部納入幫辦代辦窗口。同時設置“辦不成事找我”窗口,兜底“辦事難”。
整合全科人員。出臺《鹽城市大豐區關于進一步加強便民服務中心人員管理的工作辦法》,明確提升派駐窗口人員穩定性,由便民服務中心統一實施窗口人員日常管理。各鎮選配2-3名能力強、業務精的人員從事全科服務工作,優化全科人員全鏈條管理體系,完善輪流培訓、跟崗培訓、結對幫帶等制度,為全科人員思想“充電”、業務“補能”、服務“提優”,共淬煉出44名“全科人員”。
強化工作保障落實“三項創新”
“一平臺”覆蓋推廣,實現全科受理無障礙。以往,高頻的人社、民政業務系統之間相互獨立,各有一套賬號密碼,全科窗口人員辦件需要在不同系統之間來回切換登錄,很不方便。自創新推廣“基層高頻事項一平臺辦理”以來,30項基層高頻事項整合至一個平臺辦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大豐區作為首批試點,率先將“一平臺”推廣覆蓋使用。現在,基層全科人員只需登錄一個平臺,即可辦理6部門的30項高頻事項,群眾也可通過江蘇政務服務網專區在線申請辦理,線上線下協同,縱深推進全科服務提質增效。
“網格+代辦”兩員融合,助力全科服務延伸辦。綜合考慮老年人等特殊群體辦事需求,特別推出“網格員+代辦員”兩員融合服務模式,充分發揮網格員“鐵腳板”作用,與村(社區)全科人員互為補充,明確代辦員工作職責,精準定位轄區居民需求,提供預約、上門、“一站式”幫代辦等便民服務措施,將“網格”打造成了便民利民、政務服務的“主陣地”。
“暖心e站”信息集成,賦能全科服務高效辦。設置“暖心政務e站”,歸集全區14個部門74項高頻事項,用一個“二維碼”展示事項的申請表格、示范文本、服務指南、網辦操作指引,覆蓋全區1629個網格點、220輛公交車、100輛出租車、大型商超等,高頻事項辦事要素“一碼”獲取,推進“全科服務”模式邁進新質態。(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數據局:劉婷婷)
【責任編輯:蔡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