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視狼顧之相是什么?歷史上有誰有鷹視狼顧之相?
在中國的歷史文獻中,曾經(jīng)有一個詞用來描述一張臉,那就是“鷹視狼顧之相”,就是當(dāng)身體保持向前移動而不轉(zhuǎn)過身時,整個臉可以轉(zhuǎn)過來,因為狼和狗可以回頭看180度。據(jù)說這種臉的人都是狼心狗肺,心術(shù)不正。也有人說這種臉的人有帝王之志。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兩個人生來就與眾不同,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司馬懿和袁世凱。
三國亂世時,曹操稱霸中原,正是用人之時,他知道河內(nèi)司馬懿是個有本事的人,想讓他當(dāng)官。但是,由于是個多疑的人,他一直在觀察司馬懿。司馬懿也是個詭計多端的人,所以他說自己有病不出。
有一次,曹操想考司馬懿,當(dāng)他看到司馬懿走在前面時,他突然喊道:仲達,請等一等!突然,司馬懿表現(xiàn)出一種狼的姿態(tài),就像一只狼,他的頭直接轉(zhuǎn)向后方,他的身體沒有在他的肩膀上移動。據(jù)說,具有這種奇怪特征的人內(nèi)心是危險的,曹操看到后感到震驚,因為古人喜歡看面相,曹操也不例外。當(dāng)時,人們說,持狼顧之相的人往往別有用心,有反叛之心。所以在那之后,想殺了司馬懿。
但據(jù)《晉書》記載,曹操時期,司馬懿雖勤懇,但上任時并不十分突出,他的建議處于點一下就行的狀態(tài),不可逾越,不可諂媚。曹操沒有找到殺他的借口和理由,曹操在幾年后去世了。此后,曹魏的權(quán)力逐漸落入司馬家手中。
據(jù)史料記載,袁世凱也有鷹視狼顧之相。眾所周知,袁世凱是中國的最后一個皇帝,他的身份原本是北洋軍閥的首領(lǐng),但后來,由于孫中山,老師的退讓,他被任命為中華共和國臨時總統(tǒng)。事實證明,這一決定是一個巨大的失敗,造成了嚴重的后果。
袁世凱早年在朝鮮發(fā)了財?;貒?,他在天津站訓(xùn)練新軍。他積極推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期間,他迫使清皇帝溥儀退位,成為共和國臨時總統(tǒng)。1913年,他當(dāng)選為共和國第一任總統(tǒng)。1915年12月,他宣布自己為皇帝,改名為中華帝國,并建立了歷史上被稱為“洪憲帝制”的袁世凱。
是近代史上爭議最大的人物之一,但他的生平事跡與三國后期的司馬懿相似,也有可能是因為相似而被認為是鷹視狼顧。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之初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種結(jié)合意味著中央集權(quán)和秩序!民國之所以這么亂,是因為沒有“秩序”!沒有中央集權(quán),就沒有“秩序”,中國就會混亂。
因為中央政府的軟弱,導(dǎo)致地方軍閥坐不住了,最后造成社會秩序的缺失,天下百姓大亂!這就是袁世凱的作用。
關(guān)鍵詞: 鷹視狼顧之相 鷹視狼顧之相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