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專利法?關于專利法的概述有哪些?
專利法是調整因發明而產生的一定社會關系,促進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就其性質而言,專利法既是國內法,又是涉外法;既是確立專利權人的各項權利和義務的實體法,又是規定專利申請、審查、批準一系列程序制度的程序法;既是調整在專利申請、審查、批準和專利實施管理中縱向關系的法律,又是調整專利所有、專利轉讓和使用許可的橫向關系的法律;既是調整專利人身關系的法律,又是調整專利財產關系的法律。主要包括如下內容:發明專利申請人的資格,專利法保護的對象,專利申請和審查程序,獲得專利的條件,專利代理,專利權歸屬,專利權的發生與消滅,專利權保護期,專利權人的權利和義務,專利實施,轉讓和使用許可,專利權的保護等。
國家頒發專利證書授予專利權的專利權人,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對制造、使用、銷售(有些國家還包括進口該項專利發明或設計)享有專有權(又稱壟斷權或獨占權)。其他人必須經過專利權人同意才能為上述行為,否則即為侵權。專利期限屆滿后,專利權即行消滅。任何人皆可無償地使用該項發明或設計。
一般認為,國家頒布和實施專利法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市場資源向有利于發明創造不斷產生的方向進行積極投入,推動經濟產業的興旺發展,為此,國家以法律程序賦予發明人一定期限內的壟斷權利,同時要求其將發明的內容向全社會公開,以此在提高市場個體進行發明創造的意愿的同時,促進社會整體技術水平的快速積累和發展。關于這一點,中國專利法對立法目的的描述為:“為了保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鼓勵發明創造,推動發明創造的應用,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制定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