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頂事故是指礦井采掘時,通風道坍塌所產生的事故,是礦井采掘工作面生產過程中經常發生的。在西歐及日本一些采掘技術較發達的國家也常見到。因此,應首先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其次要熟悉發生冒頂事故后自救的一些方法。
冒頂事故的常見原因是什么?
1.1 制度不夠完善 敲幫問頂制度執行不嚴,找浮矸危石不及時、不徹底或違章操作,對隱患性危巖未采取必要的臨時支護措施,造成危巖突然墜落產生傷亡事故。如1994年2月11日,朔里煤礦綜掘預備隊在II319切眼施工時,打眼放炮后,迎頭第三棚的梁子掉了一個,迎頭左幫棚腿子向后崩歪。出完貨后扶棚,施工人員發現迎頭頂板有裂紋,也用釬子搗了一下,見頂板沒動,仍冒險干,結果后頂板突然冒落一斜長1.8m、寬2.0m、厚0.35m的矸石,1人當場砸死。
1.2 支架安裝不合理 支架工作阻力低,可縮量小,支撐及支護密度不足,棚腿架設在浮矸或浮煤上,支架頂上及兩幫未插嚴背實,棚架整體性及穩定性差,造成頂板來壓時壓垮或推垮支架導致冒頂。如礦用掘進機掘進6197回風平巷時,由于采用不配套的金屬拱形支架,開工后在巷道壓力增大的情況下,支架卡纜有松動現象,迎頭新支設的6(文章來源:安全急救網)架拱形支架接頂不實,穩定性差,當兩名工人站在掘進機上掛方向線時,頂板突然來壓,冒落長4m、寬2m、厚1.5m的大塊鑲嵌型危巖,壓垮6架拱形支架,造成死亡2人的冒頂事故。
1.3 缺乏支護設備 掘進工作面迎頭沒有采用金屬前探梁等臨時支護,工人在空頂空幫下作業,危巖突然墜落造成傷亡事故。如1978年7月5日,朔里煤礦五一隊在南二大巷施工時,圍巖為細砂巖,錨噴施工。在迎頭空頂5m的情況下,為趕進度無視安全,開工后既沒有認真檢查和除掉易落危巖,又無前探梁等臨時支護,當工人在空頂區打眼時,由于風錘震動,左上幫巖石突然冒落,砸死正在下方作業的工人宋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