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丸處理是工廠廣泛采用的一種表面強化工藝,即使用丸粒轟擊工件表面并植入殘余壓應力,提升工件疲勞強度的冷加工工藝。廣泛用于提高零件機械強度以及耐磨性、抗疲勞和耐腐蝕性等。噴丸處理的優(yōu)點是設(shè)備簡單、成本低廉,不受工件形狀和位置限制,操作方便,缺點是工作環(huán)境較差,單位產(chǎn)量低,效率比拋丸低。噴丸的種類有鋼丸、鑄鐵丸、玻璃丸、陶瓷丸等。
噴丸的種類有哪些?
鑄鋼丸:其硬度一般為40~50HRC,加工硬金屬時,可把硬度提高到57~62HRC。鑄鋼丸的韌性較好,使用廣泛,其使用壽命為鑄鐵丸的幾倍。
鑄鐵丸:其硬度為58~65HRC,質(zhì)脆而易于破碎。壽命短,使用不廣。主要用于需噴丸強度高的場合。
玻璃丸:硬度較前兩者低,主要用于不銹鋼、鈦、鋁、鎂及其它不允許鐵質(zhì)污染的材料,也可在鋼鐵丸噴丸后作第二次加工之用,以除去鐵質(zhì)污染和降低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陶瓷丸:陶瓷丸的化學成分大致為67%的ZrO2、31%的SiO2及2%的Al2O3為主的夾雜物,經(jīng)熔化、霧化、烘干、選圓、篩分制成的,硬度相當于HRC57~63。其突出性能是密度比玻璃高、硬度高。最早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用于飛機的零部件強化。陶瓷丸具有較高的強度,壽命比玻璃丸長,價格比較低,現(xiàn)已擴展到鈦合金、鋁合金等有色金屬的表面強化。
關(guān)鍵詞: 噴丸的種類有哪些 噴丸與拋丸的區(qū)別是什么 噴丸和噴砂處理的區(qū)別 彈簧拋丸后不回火處理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