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就是不論在哪里,都能夠看得到清風明月,但是任何人用金錢也買不來清風明月。雖然高山和流水都是無情之物,如果到了詩人的眼里,那么這些都賦予了靈魂,其實這句話具有很強的對比性。并且也出自名人之口,但是目前后人應用并不是很多。
一、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的出處
其實這句話原本是來自于一個對聯,上聯出自于歐陽修,而下聯是蘇舜欽所說。從這句話能夠看出心情愉悅,因為作者當時所在的環境會讓人心曠神怡,并且旁邊會有很多的山山水水。同時還有清風明月。既然是一句非常簡單的寫景的句子,但是能夠抒發作者心情暢快的意境。
在這個對聯里面還使用了反義詞,一個是有一個是無,一個是皆有情,另一個是本無價。雖然在對聯中使用了反義詞,但是并不矛盾,并不沖突,反而更加。突出地體現了很多美景,在世人的眼里能夠變成友情之物。這種對比性非常強烈的詩句,一般都會出自名人之口。另外也有相互輝映的詞語,例如“遙山”與“近水”相互輝映,顯得整個句子會十分的規整并且富有情趣。
二、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收錄書籍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收入在滄浪亭,而滄浪亭就是歐陽修的一部名作。但是這幅對聯的上半部歸屬于歐陽修,而下半部歸屬于蘇舜欽,當時兩個人都在滄浪亭,并且悠閑自得,而看到周圍的美景,有感而發。從這幅對聯能夠看出,大師的契合度非常高。
這副對聯能夠體現出由景而發,比喻一些事情。在古代的時候,沒有高樓大廈,去阻擋美景,而這些都是天然的美景。到了現代之后,也會有一些文人會使用這副對聯。因為現在的空氣質量差,環境破壞的也非常嚴重,所以經常會感嘆,從未見到過古時候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