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點:
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
風俗:
1、吃梨
2、蒙鼓皮
3、打小人
4、祭白虎化解是非
古詩:
1、《聞雷》唐·白居易
瘴地風霜早,溫天氣候催。
窮冬不見雪,正月已聞雷。
震蟄蟲蛇出,驚枯草木開。
空余客方寸,依舊似寒灰。
2、《春晴泛舟》宋代·陸游
兒童莫笑是陳人,湖海春回發(fā)興新。
雷動風行驚蟄戶,天開地辟轉(zhuǎn)鴻鈞。
鱗鱗江色漲石黛,嫋嫋柳絲搖麴塵。
欲上蘭亭卻回棹,笑談終覺愧清真。
3、《擬古九首·其三》東晉·陶淵明
仲春遘時雨,始雷發(fā)東隅。
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
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
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4、《杏花天》清·吳綃
今年一倍春光早。燕子話,杏園消耗。
馬啼踏遍青青草。惹袖東風偏好。
賀太廈、羨伊飛繞。對美景、歡情多少。
宵來驚蟄雷聲報。滿眼曲江花笑。
5、《有懷正仲還雁峰詩》宋·舒岳祥
松聲夜半如傾瀑,憶坐西齋共不眠。
一鼓輕雷驚蟄后,細篩微雨落梅天。
臨流欲渡還休笑,送客歸來始惘然。
掩卷有誰知此意,一窗新綠待啼鵑。
關(guān)鍵詞: 中國傳統(tǒng)二十四節(jié)氣 春氣萌動 生機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