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公眾的視野中消失了近7年之后,馬航370重新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原因是一位英國工程師叫做喬弗雷,他宣布自己找到了一種尋找MH370飛機位置的新方法,并且通過這個方法,他計算出飛機最后入水的位置,準確地確定在澳大利亞珀斯以西1200英里,也就是大概在2000公里的地方,而且認為飛機應該是已經沉入到4千米的水下。
其實最早看到這一說法的時候,我本人也非常地懷疑,因為過去有太多的人聲稱自己有辦法找到MH370,并且給出很多的“線索”,但是最后經過查實,這些論據都站不住腳。但是后來我仔細地看了一下喬弗雷給出的資料,特別是他在MH370搜索網站上公布的一些研究過程,喬弗雷在過去的幾年中的確做了大量的信息整理的工作。那么為何有些人認為他的方法可能不值一提。
因為喬弗雷所給出的方法是一種無線電的弱信號通訊的機理,無線電愛好者在距離傳送無線電信號時會嘗試使用一種低功率信號,只需要幾毫瓦的功率,就可以把信號傳遞到成百上千甚至更遠的這個地球的另外一端,同時它帶有頻率移動的機制,頻率變化的機制以及這種自動糾錯的這種編碼機制。按照喬弗雷自己的說法,每2分鐘,在相關的一些地區就會有人在發射信號和接收信號,那么很多人的發射點和接收點,如果全部都串聯起來,就構成了一張把地球包裹在里面的無線電信號的弱信號傳播網絡,就像是在地球上掛滿了很多細細的紅外線的“絆線”一樣,就像是博物館里那種你看不見的紅外線報警器。當物體經過就會“切斷”紅外線,警報器就會響起來。
這個比喻倒是蠻形象的,而且他也收集了一些數據,他認為當飛機經過這個空域的時候,弱信號的電磁波就會受到干擾,如果我們把這些數據全部都收集起來,就可能找到可疑的飛機,特別是MH370飛行的最后航段上,民航飛機極少經過,如果有可疑的飛機很有可能就是MH370。喬弗雷上也在他的報告中提到,他發現MH370最后穿越了七個收發器的“絆線”,最終確定出了飛機的位置。我們必須強調它是以這個方式再結合海事衛星的握手信息來推斷的大致水域,再加上MH370所帶的燃油所能提供它的最大的這個圓周,幾種方式疊加在一起,最后鎖定入水的地方,這個方式并不是獨立存在的。
那無論如何呢,我們雖然不是專業的無線電技術人員,但是從物理上講,這種理論是有可能被重視的。下一階段相關的技術工作團隊可以用喬弗雷的方式來做一次檢驗,或者驗證來看一看這種弱信號傳播究竟是不是會因為民航飛機經過,而出現某些具有特征的擾動,因為弱信號可能被干擾的因素很多。如果他的方法確實是有靠譜的地方,那么我們可以結合喬弗雷所有的數據來進行一次重新的推演,因為一個真實的結果是可以被重復驗證。如果驗證的結果是樂觀的,才可能會重新啟動搜救工作。
另外也有朋友在問,說4千米這么深的水還有打撈的意義嗎?而且已經過去了7年。我想說,這個意義仍然非常重大,時隔已經7年,MH370和上面的所有乘客的,我們不知道他們身在何方。到達第一現場是我們破解整個謎團最為重要的一環,如果能夠到達4千米的水下。如果所有的殘骸出水的話,我們就可以依據殘骸的狀態來確定飛機入水的狀況。即便不能全部打撈出水,我們也可能通過局部打撈或者聲吶,來推測當時的狀況。如果黑匣子能夠找到,那么對于獲取整個MH370的謎團就有意義。
在航空科技和通訊手段高度發達的今天,航空業界包括全世界都在心理上不能容忍一架滿載200多人的航班消失在公眾的視野中,我們希望能夠認真地去排查去找到所有的線索,最后揭開這個事件的真相。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