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技術提升,還是跟風炒作?在市場熱議的同時,業內專家認為,AI技術的深度融合有望推動家電產品智能化升級,帶來交互方式和商業模式創新,并重構產業鏈。
DeepSeek成為家電新賣點
“看看AI冰箱?最新接入Deep-Seek的那種。”3月13日,記者來到朝陽區城外誠的海爾專賣店,看見店內銷售人員正用“大模型”“AI”“深度學習”招徠顧客,吸引不少人駐足。
AI冰箱有什么用?據銷售人員介紹,冰箱聯網后,用戶只要與手機App綁定,就能記錄各種放入冰箱的食材,精準預測食材保鮮期,主動提醒并推薦搭配菜譜,還能基于用戶飲食習慣分析生成采購清單。
“DeepSeek+家電”的熱潮正持續升溫。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月中旬以來,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的智能家電品牌已達兩位數,包括美的空調、長虹電視、TCL電視、海爾冰箱、海信電視、創維電視、老板廚電、方太電器、追覓掃地機器人、石頭掃地機器人、九牧智能馬桶等。
在各家發布的應用場景中,一幅美好畫卷正向消費者展開:對著打開的電視說出電影名就可自動播放;想降低空調的風力時只要用言語溝通,空調就能自動調節;將想吃的菜肴照片上傳給自動翻炒機,投入食材就能一鍵復刻……
“家電的智能發展分為機械智能、控制智能、數據智能、認知智能和環境智能五個階段,我們目前處于數據智能階段。”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周云杰說。
家電行業再迎升級新機遇
家用電器爭先恐后地擁抱互聯網新技術,并非新事。2017年物聯網商用之風盛行時,就連普通的垃圾桶也隨著智能升級,連上WiFi。這次眾多家電企業集體接入大模型,是技術提升還是再次跟風炒作?
對此,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對記者表示,與當年萬物皆可WiFi的場景不同,此次大部分家用電器接入Deep-Seek并非盲目跟風,而是基于實際需求和技術發展的選擇。“大模型能為硬件設備增加數據處理和智能分析功能,不但能帶來家電交互方式的革新,還能實現盈利模式的多元化。”
在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看來,DeepSeek最重要的意義在于發明了一種新的算力結構,令公司自有能力大幅提高。“以前我們做新的工藝開發成本很高。”李東生說,現在這種試驗更多用大數據、算力模型來進行,大大提高了效率。
他表示,DeepSeek的技術優勢和開源等特點,能把人工智能應用的概念、習慣更快地在社會上推廣起來,并反過來帶動整個家電產業的應用。
個性化服務成關鍵著手點
智能家居賽道正處于技術融合爆發期。有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到2025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有望突破8000億元。但走訪中,記者發現,雖然目前家電企業將“DeepSeek”作為重要賣點,但其更多是提供一些語音交互上的體驗。
該如何讓家用電器在現實應用中與DeepSeek深度相融?目前多家企業并未給出清晰展現路徑。“家電產品還是應以實用為核心,避免過度追求技術噱頭而忽視用戶實際需求。”王鵬認為,個性化服務、高效便捷的操作和安全可靠的隱私保護,應成為技術落地的關鍵著手點。
搭載大模型的智能家電也需要大規模高質量數據的支撐。業內人士表示,企業需具備數據積累與算力支持能力,否則即便接入也難以發揮模型效能,但目前行業面臨采集成本高、跨域融合難、訓練數據少等難點和堵點,需要產業合作建設全面覆蓋智能家電、家居全場景的數據仿真平臺。
接入DeepSeek后,帶來的數據隱私風險,也需謹慎考慮。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對記者表示,企業應全面考慮數據流通問題和信息隱私敏感度,強化數據保護,建立用戶信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