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眼下,鄧州市市場監管局牢牢把握依法行政主線,堅持服務先行,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同時積極轉變監管理念,創新監管方式,積極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促進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
服務先行助發展。創新服務市場主體發展工作理念,多措并舉優化營商環境。一是通過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企業名稱自主申報、全面推行全程電子化登記等措施,進一步簡化審批流程,提升服務效率,切實提升優化營商環境。二是通過走訪調研、發送服務短信、入企回訪、召開座談會等形式,精確找到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堵點和痛點問題,重點掌握企業注冊登記、項目建設、生產銷售、資金保障、營商環境、安全生產等方面情況,加強溝通協調,及時幫助企業解決難題。三是強化責任擔當。把解決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作為政治責任和重點任務,實時了解企業動態,及時發現并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堅持“萬人助萬企”工作機制常態化,推行預約、上門、延時等服務,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四是做好放權賦權。市場監管局承接原上級市場監管部門承擔的9項經濟社會管理權限,按照放權、對接、培訓、開通權限等步驟,實現了賦權事項順利承接。同時,依法向我市先進制造業開發區賦權,對9項權限以開辟綠色通道和其他方式授權。截至2023年底,全市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0萬家,位居南陽市前列。
包容監管促規范。鄧州市市場監管局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實行“減免責清單”制度,通過落實執法懲處與教育相結合,既落實依法監管,又助力企業紓困解難。一是全面梳理執法事項,實施監管執法清單式。對現行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事項進行了全面梳理,優化執法監督內容,制定行政執法權責清單目錄,堅持依憲行政、依法行政,維護社會經濟秩序公平有序。二是推進服務型執法建設。充分運用政策輔導、行政建議、警示告誡、規勸提醒、走訪約談等方式,加大對企業的行政指導力度,引導行政相對人主動、自覺履行法律義務、糾正違法行為、消除危害后果。在行政執法中堅持合法、合理、適當、便民、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原則。對不觸碰安全底線,除涉及人身、財產、公共安全、金融安全等領域外,對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領域和一般投資經營行為,全面推進柔性執法監管。三是踐行寓服務于管理之中的理念。出臺《市場監管輕微違法行為依法不予行政處罰和從輕、減輕行政處罰實施細則》等措施,規定了3種不予立案的情形、44種不予行政處罰的情形、26種依法從輕或減輕行政處罰的情形;對輕微違法行為推行只糾不罰,采取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方式,市場監管局依規對59起輕微違法行為免予處罰。四是創新市場主體信用修復制度。為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針對市場主體不同類型的失信信息采取不同的方式,指導幫助企業實施信用修復。試行《行政處罰決定書》《信用修復告知書》和《信用合規建設建議書》同步送達,通過寓服務于管理之中的工作理念,實施包容審慎監管機制,助企紓困解難,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同時,把個體戶異常狀態的信用修復權限下放到轄區監管所,方便商戶高效快捷辦理。截至目前,共修復企業經營異常名錄4688條,嚴重違法失信企業117家,有效保障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激發了市場主體發展活力。(燕天舉 楊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