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租減息政策是什么?
減租減息政策是中國在抗日戰爭時期實行的新經濟政策。具體內容是土地所有者向土地租佃者征收的稅額要在原稅額的基礎上減少25%;貸款者向被貸款者征收的利息數量要在原金額的基礎上減少25%。這一政策的實施,有利于減輕后者所承受的經濟負擔,有利于形成、鞏固和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抗日戰爭時期,為了推動國民黨和當時可能參加抗日的人們一致抗日,主動地將戰前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改為“減租減息”的政策,這是完全正確的。因為這個政策既能推動國民黨參加抗日,又使解放區的地主減少其對我們發動農民抗日的阻力。這個政策,如果沒有特殊阻礙,我們準備在戰后繼續實行下去,首先在全國范圍內實現:“減租減息”,然后采取適當方法,有步驟地達到“耕者有其田”。
減租減息政策有什么意義?
在抗日根據地為調節個抗日階層的利益實行的土地政策。一方面,主要減租減息以改善農民的生活,另一方面,農民要交租交息以照顧地主富農的利益。這個政策既調動了農民的抗戰積極性,又有利于爭取地主階級的大多數站在抗日民主統一戰線一邊。
關鍵詞: 減租減息政策減租減息意義抗日民族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