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掌柴是什么樣?
鵝掌柴,五加科鵝掌柴屬的常綠灌木,株高2—15米,胸徑可達30厘米以上,小枝粗壯,干時有皺紋。幼枝覆蓋有茂密的星狀毛,長成后逐漸脫落;小葉呈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先端尖或短,逐漸變尖;花序呈圓錐形,覆蓋有茂密星狀毛,后漸脫落,有時分枝開有少數單花,顏色為白色,有芳香氣味;果呈球形,長約1毫米。
鵝掌柴是熱帶、亞熱帶地區見的常綠闊葉林常植物,原產大洋洲、中國廣東、福建、以及南美洲等地的亞熱帶雨林,日本、越南、印度也有分布,現廣泛種植于世界各地。鵝掌柴喜半蔭的環境條件,不甚耐寒,宜濕潤的含有豐富腐殖質的微酸土壤。
鵝掌柴形態特征怎么樣的呢?
喬木或灌木,高2-15米,胸徑可達30厘米以上;小枝粗壯,干時有皺紋,幼時密生星狀短柔毛,不久毛漸脫稀。
葉有小葉6-9,最多至11;葉柄長15-30厘米,疏生星狀短柔毛或無毛;小葉片紙質至革質,橢圓形、長圓狀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稀橢圓狀披針形,長9-17厘米,寬3-5厘米,幼時密生星狀短柔毛,后毛漸脫落,除下面沿中脈和脈腋間外均無毛,或全部無毛,先端急尖或短漸尖,稀圓形,基部漸狹,楔形或鈍形,邊緣全緣,但在幼樹時常有鋸齒或羽狀分裂,側脈7-10對,下面微隆起,網脈不明顯;小葉柄長1.5-5厘米,的較長,兩側的較短,疏生星狀短柔毛至無毛。
關鍵詞: 鵝掌柴形態特征常綠灌木胸徑可達小枝粗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