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支配收入什么意思?
可支配收入的意思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可支配收入既包括現金收入,也包括實物收入,按照收入的來源,可以分別為工資性收入、經營性凈收入、財產性凈收入和轉移性凈收入。
基于城鄉居民收入抽樣調查的居民可支配收入統計數據,是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重要的基礎數據之一,它不僅是衡量國家和各地區居民生活水平的基本指標,而且在宏觀經濟學理論及實證研究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對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也有重要的作用。
可支配收入包括公積金嗎?
人均可支配收入包括公積金。
如果在購房的情況下,公積金是算做可支配收入的。北京市規定,年收入是指扣除個稅、社保、公積金后的實際可支配收入,扣除的公積金不計入年收入,但支取的需要計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實際生活中,常用來代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嚴格來說這么使用不夠準確。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現金收入,也包括實物收入。按照收入的來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項,分別為:工資性收入、經營性凈收入、財產性凈收入和轉移性凈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