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達峰碳中和是什么意思?
碳達峰,就是指在某一個時點,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實現碳中和是我國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國對全世界宣布碳中和目標,除了響應《巴黎協定》約定,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彰顯大國責任和擔當外,在加速我國經濟和能源轉型方面具有高瞻遠矚的戰略意義。碳中和將推動我國發展以從化石能源為主向以非化石能源過渡,對中國實現能源獨立,確保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碳達峰碳中和的意義有什么?
碳達峰碳中和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十四五”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起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成為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的主線。中國明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愿景,這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指明了方向,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共同行動貢獻了關鍵力量。
科學制定碳達峰碳中和行動路線圖
碳達峰碳中和是系統性、戰略性和全局性工作,覆蓋能源、工業、交通、建筑等高耗能、高排放部門,涉及生產和消費、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福利等各方面。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制定科學的行動方案,有助于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為碳達峰碳中和創造制度、市場和政策環境
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